在農業生產中,蟲害一直是困擾農民的一大難題。傳統的蟲情監測方式不僅耗費人力、物力,而且時效性和準確性都難以保證。不過,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,智能蟲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應運而生,為農業蟲害防治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。
智能蟲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運用了生物學、生態學、數學、系統科學、邏輯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方法,融合現代光、電、數控技術、無線傳輸技術、物聯網等先進技術。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,該系統可自動完成誘蟲、殺蟲、蟲體分散、拍照、運輸、收集、排水等一系列系統作業。
其工作原理并不復雜。系統通過黑光燈誘蟲原理,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將害蟲吸引到測報燈內。接著,采用遠紅外處理蟲體,確保蟲體處理致死率不小于 98%,蟲體完整率不小于 95%,隨后蟲體進入烘干倉二次處理,以便更好地保存蟲體。之后,蟲體進入分散平鋪機構,通過振動均勻灑落平鋪在傳送帶上,由傳送帶準確運輸到拍照區域。高清攝像頭自動完成拍照成像,并通過 4G/RJ45 網絡將圖像上傳至農業蟲情測報平臺。
農業蟲情測報平臺是該系統的核心部分,它具備強大的功能。平臺能夠進行 AI 昆蟲自動識別,快速準確地判斷害蟲種類;支持遠程實時查看蟲情,讓農戶和科研人員隨時隨地掌握田間蟲害情況;還能進行蟲情在線分析、區域蟲情統計以及蟲情變化趨勢分析,為蟲害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。同時,平臺具備設備監測功能,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。
該系統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,涵蓋農業、林業、牧業、蔬菜、煙草、茶葉、藥材、園林、果園、城鎮綠化、檢疫等眾多領域。以農田區為例,通過實時監測蟲情,農民可以及時了解害蟲的發生種類、數量和趨勢,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,減少農藥的使用量,既降低了生產成本,又保護了生態環境。在林業領域,系統能夠提前預警森林蟲害,為森林資源的保護提供有力支持。
智能蟲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的出現,極大地提高了蟲情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,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,助力農業向現代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方向發展 。
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